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現象學十四講第八講讀書整理

經驗自我與超越自我
第四講有提到關於自我在世界中獨特的位置—「世界與自我是一個終極的雙生極,構成一個支持所有事物的環形脈絡。」自我既擁有世界,也是世界的一部分。現象學的自我分成兩個面向—即屬於世界一部分的經驗自我;以及擁有世界的超越自我。
何謂經驗自我?經驗自我就有如世界上的其它物質,「它佔有空間,在時間中延續,具有生理與心理的特徵,並可與世界上其它事物有因果的互動:如果它跌落了,它會像其他物品一般跌落……如果它吃下或被注射化學物質,它會像其他有機生物一樣有反應。」當自我被考慮和世界的事物一樣時,有其自然的運作法則,「是一個物質性的、有機性的以及心理性的東西」,就是經驗自我。
那超越自我是什麼?就是當我行使理性時,執行範疇行動,對事物作判斷、命題的那個我,這個我「是判斷與檢證的責任者,是在知覺上與認知上對世界的擁有者。」
自我有這樣的雙重性—即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擁有世界。但這樣的雙重性,並非自我就是二元的對立,「並不是說我們採取了經驗的或超越的立足點。」而是自我本來就以這樣的雙重性存在。只是當我們考慮超越自我時,它與世界關聯來的方式就較為特別,「它不再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它是以做為世界已對之給出的接受者來與世界相關。」
有一股勢勢是把超越自我化約到經驗自我裡—譬如生物化約論(biological reductionism)以及心理主義(psychologism)這兩種觀點。
何謂生物化約論?認知神經科學就是典型的生物化約論,他們試圖將人類的理性思考活動,化約成是大腦的物理狀態。「在生物主義中,人類的語言句法只是因為大腦演化的結果。生物主義對句法的解釋是以大腦結構為基礎的。」
何謂心理主義?心理主義是更精緻的化約論。「心理主義宣稱,邏輯、真理、檢證、明證性以及推理都只是我們心理的經驗性活動。」而根據哲學辭典的解釋,心理主義是:「所有的哲學概念和問題都能夠還原成心理分析的某種形式。」
現象學反駁生物化約論或心理主義的觀點—即認為當我們行使理性活動時,「我們所做的判斷與命題終究只是有機體的或心理的反應,這些都跟心的跳動、胃的消化作用或高興憂鬱的情緒沒什麼不同。即使在科學工作裏,我們並沒有接露什麼,我們只是進行反應。」當然,意義與判斷有經驗上的基礎,但只考慮經驗的部分將忽略重要的面向。就像在前一講談範疇意向性時,有提到意義與判斷並不是心理與概念之物,它是由另一個人所說出的意義與判斷。還提到,意義與判斷的主體際性範圍相當的寬闊,因為我們可以讀到在不同時空裡的人所作的陳述。而這個意義與判斷的主體際性,也屬於「我們稱之為理性的空間,當我們執行範疇活動時我們就進入了這個空間。因此,除了是生物的、心理的與主體的存在之外,我們也能夠進入理性空間做為一個行使者。當我們進入理性領域時,我們超出了,超越了我們的主觀性;我們轉而成為超越自我。」

超越自我與正義德性
人類的正義德性是理性生活的實踐。「正是透過理性的力量,我們能夠對一個處境採取一個客觀的觀點,並考慮牽涉在其中所有人的狀況,包括我們自己的,而判斷何為真實。」而以傾向與感覺行事的人,他們沒有進入理性的空間,他們沒有展開範疇思考, 「這些人的超越自我是被模糊(vagueness)所稀釋了。」
現象學所考察,描述的就是超越自我—真理的行使者,是如何做出理性的判斷,它描述話是怎麼被說出的,真理是如何被說出的,它描述這個過程,也包括意向性的客體端連結—所意層。

理性構成要素:自稱「我」的能力
超越自我是真理的行使者的那一個自我,是判斷與檢證的責任者,是能夠進入理性空間與人交流的行動者。這個超越自我,還能夠說明自己所作的命題與判斷。『如果我說出這樣的句子,「我相信那個門是打開著的」,我使用「我」這個字做了三件事情:首先,它簡單地指稱我,我做為這句話所說明的對象;第二,它指出我做為說出這句句子的人;然而第三,它指出我,之於句子中所做的宣稱,是一個能夠建立真相的行使者。我指出我自己是有責任於這句子中的範疇勾劃以及其中的真相宣稱。』光是一個宣稱就包含了那麼多「我」層次。
文中以象棋的比喻,生動說明了超越自我的涵義,以及它經驗自我的區別。當「車」只是經驗層次的時候,它只是「世界上的一個簡單的物項……即使是我把它從棋盤上的一個方格移到另一個方格,我也可能只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東西,我可能只是把一個塗有顏色的木塊在一塊平板上移動十公分。」而當這個棋子被當成是超越層次時,它是一個遵循象棋的規則,並能將對手一軍的角色。就像自我「根據理性的法則行事並進行真理活動」一樣。「如果這個棋子會自己移動,並能夠宣稱它自己的移動,這個比擬將更加傳神。」

超越自我的公共性
心智是公共性的,意向性是我們與事物之間的意識關聯,透過意向性,人不再是自我中心的困局者,人的意識可以抵達外界。意義與判斷也不再只是我們的心理或概念之物,意義或判斷是他人所作出的陳述,可以互相傳遞,而這理性的行使者,超越自我,活在理性的空間裏,「在彼此交談之中、在科學儀器的考察之中、在寫信給朋友中、在說服某人贊成某一主張中……理性生活是在眾目睽睽的生活活動中。」
就像判斷或意義不是心理或概念之物一樣,超越自我也不是大腦皮質某處的小點。文中舉了一個在沙場上戰死的年輕士兵的照片,來對超越自我作更深刻的比喻。像這樣年輕士兵的死亡意味著什麼?「世界可能為他的眼、他的耳所經驗的方式也就不可能發生……不只是有機生命體的終止,更是一個人類生活的結局,結束了一種在其中理性可以照亮是物並產生道德行動的生活。」因此,與心智是公共性的一樣,超越自我也是公共性的。『超越自我不但可以被自己所體認,也可以為他人所體認,當他人體認出這一個超越自我時,「你」就是被說出來的稱呼。』

現象學態度中的自我
現象學態度在第四講中已經說明過。那時後,談到笛卡兒式的還原和現象學的還原。還有從自然態度進入現象學態度時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轉變。進入現象學態度時,讓自然態度中的意向性停止作用,我們考察在自然態度中種種的成就。
包括「從中建構出超越自我的種種多重樣態。我們描述了自我如何對自己也對他人建構並呈現自己,一個做為顯現接受者的他自己。」
文中特別說明的是,不是只有在現象學態度中的自我才是超越自我,自然態度中行使理性的我也是超越自我。作者提到:「任何提出真實與否問題的範疇意像都是超越自我的作用。」像是科學活動等,超越自我所進駐的理性空間。
現象學態度中的自我與自然態度中的自我有何差別呢?文中提到:「在自然態度中我們擁有一個世界,我們運作理性,我們在顯現與不顯現之間認取事物,並且犯下錯誤;但在現象學態度中,我們明白釐清我們如何做出這種種的事務。」
文中為了清楚說明這個現象學態度中的自我,而將自我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自我是知覺、回憶、想像、預期—這種種多重樣態中所顯露的自我,這不同屬性中移置的自我有其同一個我,譬如「進行回憶與被回憶起的我是同一個我。」
第二階段的我是進入理性空間的超越自我,是真理的行使者的那個自我。這個自我與前一階段的自我有何分別?文中提到:『落實在這個階段的自我能夠指稱出自己所在的位置與相對顯現的事務,因而說出「我知道這個」或「我懷疑這個」。在這裏出現的自我顯然與在記憶、想像與預期中現出的自我是同一的,但在此浮現的它伴隨著更大的知識活力與責任。』
第三個階段的自我就是現象學態度中的自我。每一個階段中的自我儘管呈現不同的樣態,但都保持其同一性的自我。現象學態度中的自我在從事著什麼?文中說明道:『當自我不但只是發展一個接一個的意見或科學真理,並開始對「擁有意見」以及「追求並驗證科學真理」這樣的事加以反思,就成就了一個更進一步的同一自我。現在,這個自我「盤旋」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所有意向性上,並且分析它們。』

自我與肉身存在性
什麼是自我肉身的存在性?文中以觸覺為例來作為說明。其中觸覺的可逆轉性(reversibility)是觸覺現象中,較為特別的一環。
什麼是觸覺的可逆轉性?這是說當我用一隻手觸碰身體某個部位時,此時觸碰的那隻手對它所撫摸的部位是作為主動的感覺器官,譬如我摸我的嘴唇,我發現嘴唇靠近人中的部位有個凸起的部位,此時我說,「我的嘴唇靠近中間的部位是凸起來的」,此時我的手是超越自我的進駐之處。有趣的是,作為被動器官—我的嘴唇,也可以是主動的感覺器官,我甚至可以張開嘴唇,觸碰我剛才那隻手指,它感覺到指甲的光滑表面等等。
由上述的說明可知,「碰與被碰的部分可以相互轉換;超越自我可以由任一個方向作用。」這裏要說明的是,「我們所經驗到的肉身存在性設定了一個位置,從而超越自我得以實行種種意向性,從知覺與其變異形式、範疇勾劃、到現象學的反思。我們所有的看到、聽到與嚐到都是在身體空間上發生,我們的記憶也是儲存於身體空間中。」超越自我所作的許多陳述,都是經由身體空間所規劃出來的條件而進行的,不管是知覺的、回憶的、想像的等等。

超越自我與經驗自我的雙重性
延續上述的說明,身體在空間中並非靜止的,而是會移動的。我們移動身體有別於移動其它物品。我要移動物品首先要舉起我的胳臂再移動,但是我要移動自己的身體中任何部位,並不用再移動什麼。除非一個人腳突然瘸了,他為了翹腳,必須用手將腿抬上另一隻腿(這是某部港片的片段)。
另一個身體在空間中位移的特徵是,以視覺來說,唯有我們能夠移動視野,「客觀空間中的位置才對我們有意義;如果我們不能移動,雖能夠在視覺上經驗到一些遮住其他東西的表面,卻無法感受到一個周遭事物繞行著它的固定點。」
對部分與整體的範疇勾劃,有很大的部分是奠基於感官知覺過程裏的部分與整體,以及許多環節。
許多感覺器官對同一物的不同感覺變異形式,在其多重樣態中我們獲得該物的同一性;而「數個感官知覺共同獲得同一性的方式叫做聯覺(synesthesia)。
」文中以樹木為對象作為說明,我們不僅經由不同感覺變異形式獲得樹木的同一性(所意端)—這顆樹摸起來粗粗的、它的樹齡看起來很大、它聞起來有樟腦的味道等等。而在其中範疇勾劃的行動,也進一步顯現了超越自我的肉體存在性,「當自我持續地認取世界上事物與它自己的身體,它也持續地認取它自己。」包括回憶的自我、想像的自我、預期的自我等。
現在就來說明此主題的內涵—超越自我與經驗自我的雙重性,文中以回憶來作為說明。如何說明?在第五講提到過,回憶是自我的移置,是活化過去自我的知覺,是過去的自我在活過一次的現象;而現象學也肯定回憶有其生理的基礎,當過去某部分的自我未被活化時,它「儲存在我的神經系統中,也就是在與我周遭環境有所區分的我的身體之中。」所以這屬經驗自我。而當它被活化時,過去的自我移置到現前,自我就有了被移置的我以及正在回憶的我,而當我認記出這個移置的自我時,「它再一次變成我的超越生活的一部分」,此時的我就是超越自我。
現象學的任務是解明種種意向性的結構,而意向性中固有的三個形式結構在第三講都有提到過—顯現與不顯現、部分與整體、同一與多重的結構。經由這些基礎的認識,讓我們得以細緻地區分出世界上種種事物對我們呈現的樣貌—意向性的客體端—所意,以及主體端—能意。這能意的部分,我的超越自我;我的肉身存在性,也是現象學考察的任務之一。「即是從超越態度中細細發掘出我們的肉身存在性……向我們自己揭露出我們身體的批露結構,是屬於認知生活的一部分,這種結構與我們通達事物中所用到的範疇思考、精確科學、形式邏輯與數學等具同等的地位。在各個層次的意向性作用著的是同一事物對之示現的接受者。」

非定點的自我
什麼是非定點的自我?「現象學所承認的自我並不是一個在知覺、記憶、想像、選擇與認知行動之後或之外的一個點;相反地,自我是經由這種種成就之中所建構出來的一個同一性,它是經由延遲與差異而落實的。」自我並不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固定點,自我受本身的過去所影響,「一個在身體上與心靈上逐漸變老的自我,還是會把自己認同於曾經是孩童與曾經是青年的那一個自我。」甚至早於自我誕生前的歷史也同樣影響著當前的自我。
進一步論述自我並非固定的點,文中提到自我既可有彈性,但有時也必須是固定的。譬如「自我聆聽辨論,並可能承認自己是錯的;而當它這樣做的時後,它把現在的自己與剛才持著早先信念的自己區分開來。」亦或『如果我在一個成員都與我持相反意見的群體中,我變成「那一個」堅持著這樣或那樣意見的人。我需要強大的自我強度來堅持,我好像變成一個固定者。』當自我成為眾多的注目焦點時,無論其自我認同有多麼的強烈,「仍然是那個能夠回憶與預期其他處境的我,情緒有可能升起並淹沒我的決定的我。」

沒有留言: